世界庄严宗亲网
网站首页 | 庄氏源流 | 庄严动态 | 庄严寻根 | 庄严文化 | 功德荣誉 | 名人风景 | 严氏源流 | 寻根访祖 | 庄严企业 | 联谊机构 |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庄严寻根 >> 世系源流 >> 内容

莊姓宗譜紀事文獻輯要

时间:2013/12/28 21:29:00 点击:

一、莊氏淵源

     莊氏源出芈姓,春秋時代楚莊王的后(後,以下同)裔,以鎰為氏,戰國時,「楚有大儒曰莊周」。漢代「有吳人曰莊异夫子」。東漢初,「有莊光輔佐光武帝中興漢室」。到了光武兒子劉莊繼位稱明帝,莊氏為避帝諱,改姓「嚴」。遞傳至魏晉南北朝,其子孫在中國各地蕃衍之后,逐有部份恢復莊姓,因而世代留傳有『莊、嚴二姓不通婚祖訓詩』: 「囑咐嚴家,與莊同姓。因前避諱,改嚴別丁,雖分二姓,結婚勿成。宗人誤犯,子孫凋零。周公制禮,不婚同姓,上下相承,嘉言要領。禮經重義,誦讀知儆。買妾不知,必卜氏姓。冰媒妄勸,格守廉貞。欽哉訓哉,必戒必敬。共韶七四,致意叮嚀。遺風末俗,為此法程」。 莊姓郡望稱「天水」。

 二、入閩經過

    唐代僖宗光啟元年(公元885年), 河南光州固始縣人莊文盛,諱森,名一郎,由縣佐隨其舅王潮,從王緒率軍入閩。次年王緒被其部屬所殺,擁入王潮為首領,唐政府因而任命王潮為福建觀察使。后梁太祖開平元年(公元907年),王潮之弟審知,繼任稱閩王。莊森分鎮于桐城(今泉州),定居于永春桃源里善政鄉之蓬萊,逐為莊姓入閩桃源派開基始祖。另據旅居菲律賓莊氏宗親會第四十七屆理事長莊鼎水報導資料:入閩始祖莊森,祖籍河南光州固始縣,唐通間中甲榜,官黃門都監累遷廣州都督刺史,唐廣明間致政。光啟間遷居永春縣桃源里,為莊氏入閩始祖。另有莊銳,亦系固始人,父莊國器,唐廣明元年(公元880年)隨王潮入閩,據守福州南嶺。嗣后,任官廉訪司提刑使,致政后隱居海口龍江橋,今閩北福清一帶各有莊銳的后代。二說并存備考。 莊森傳八代莊裳,葬父觀于蓬萊之「鬼笑山」,因宋寧宗賜名「錦繡山」,后代逐稱錦繡派。九代錦繡派長房莊翼,仍居桃源;次房莊果,遷尤溪;三房莊晦,遷惠安壇頭:四房莊夏,號藻齋,官兵部侍郎加贈少師,宋寧宗賜在泉州城內建府第,遷居泉州(今莊府巷),其曾孙庄建山,讳耜,仕宋迪功郎。卜居粤之惠州府海丰县(清改陆丰县)坊廓都酉头约银溪乡(今白银坑)肈基创业,发祥启绪。莊翼傳至曾孫佑孫、禧孫兄弟(入閩第十二代),由桃源遷泉州郡城東內莊厝埕。嗣后,禧孫任雷州海康知縣,在當地定居,佑孫也因時局變亂,辭去主簿官,遷居青陽山(晉江屬)之文獻市,為青陽開基始祖。青陽始祖莊佑孫,號古山,生五子;長公哲,遷同安;次思齊、三公茂,仍居青陽;四公望,后代分遷龍溪、海澄、長泰等地;五公從,于宋末已卯(公元1279年),隨表弟蔡若濟「輔宋帝于潮之綱州,后至崖山,被元兵所迫,帝赴海而亡」。公從逃至潮州揭陽縣窖尾村定居,為揭陽莊姓開基始祖。

 三、外遷概況

    莊三郎長子必文派下,傳至五代敬義、敬昌兄弟,開始分遷本縣(指福建省南靖縣)梧宅、赤坑。六代以下至九代,經歷明、清至民國初,人口不斷增加,部份族人因缺乏耕地及天災、兵亂、失業等相繼外遷。僅據所征集敬忠派下十幾部【莊氏族譜】資料不完全統計,外遷六百余(餘)人。其中:僑居印尼、緬甸及南洋各埠一百多人,移居各鄉二十多人,遷居本省(福建省)平和、龍溪、樟浦、永定、福清、福州、建寧、永春、大埔。興化等縣三十七人,遷居河南、江西、兩廣、江浙等八十人四川四十人;尤以遷台灣最多,計三百多人占外遷總人口一半以上。遷居台灣最早是明代嘉靖、萬歷年間,本族十代期琛、期珠,十一代應標等,其次是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 統一台灣解除了「海禁」之后,十一至十四代子槐、王任、志坡、志奎、新、保等二十多人,其余多數是乾隆至民國初,陸續度台投靠親人,有的攜妻帶子全家遷移,在當地墾農、經商、教書,揩基建業。明末清初四川經歷了頻戰亂,人口銳減。順治末年,下旨從外省向四川移民,實行獎勵墾荒政策,所謂『移湖廣填川蜀』,本族遷川的,多數是十二至十六代祖輩。 次子必華派下,自四代良紀,良茍外遷后,缺乏族譜資料,概況見下表。(此表省略) 本族外遷祖輩,在客地定居亦甚興發達。有不少后代懷念祖宗血脈和骨肉親人,熱心對家鄉公益事業捐資獻策。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僑居仰光經商族眾數百人,捐獻龍銀一千三百余元,修建朱公祠。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本族下峰章美堂敦成祖派下,二十代孫僑居印尼莊西言回鄉會親祭祖,捐資二千銀元興建霞峰小學校舍。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上洋望達祖派下,僑居緬甸仰光莊堪孫、運圭、西河、海鐘、紹福等二十多人捐獻黃金參兩和銀元八百元支持建上洋小學校舍,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莊西言再度回國省親又捐資一千八百銀元續建霞峰小學,捐資一千銀元助建奎洋中心小學。1989年后,又有本族移居平和轉遷台灣的后代清華大學教授莊英章,數次回鄉尋親認祖,查找【莊氏族譜】記載度台祖輩部份有關資料,為聯系兩地親人,團結兩地同胞,建設家鄉,振興祖國積極奔勞。1993年2月,參加廣東、福建居民建築考察團,在台灣協和高中部任教,王任祖派下廿二代孫莊美英,特地回故鄉尋根謁祖。早年旅居香港二十代孫莊江昌,身居异(異)鄉,心懷故土,獲悉家鄉重修族譜,動員子女率先捐資贊助。四月份臺灣彰化縣竹塘鄉莊明哲(奎洋第四代良惠祖房)相繼回祖地會親拜祖,并在1995年春,寄回美金一百元,捐給修譜費用。還有本族赤坑村莊金泉僑居緬甸仰光經商,任永靖商會會長和四美堂莊氏同鄉會主席,也為修譜捐獻緬幣八萬元。 僑居印尼已故莊浩洋先生(達衡子)內助莊簡賢娘女士,獲悉奎洋莊氏正在續修族譜,特捐匯人民幣一萬伍仟元贊助,1996年古歷(農歷)2月16日臺灣彰化縣莊氏(姓)宗親會理事長莊天島率領三郎公后裔一行二十一人,回到奎洋祭祖,得悉家鄉續修族譜即將出版,毅然獻資壹仟美元,備見異鄉遊子懷戀故土深情。 (以上係轉錄自大陸福建省南靖縣莊朱嚴氏淵源研究會編「莊氏族譜」)

作者:新竹市莊吉時搜集 录入:庄陆炎 来源:原创
  • 上一篇:严姓的来源
  • 下一篇:庄严石蒋朱源考
  • 发表评论
    • 大名:
    • 内容:
    评论列表
    论坛最新帖子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世界庄严宗亲网(www.zhuangyan.net.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yiciso@qq.com 站长QQ:929967548 电话:0595-23591555 闽ICP备200070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