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位于华东的西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唐时属江南西道。简称江西,省名由此而来。赣江为江西****河流,故又简称为赣。省会南昌为汉代豫章郡治,故又别称豫章。
江西在春秋时为吴、越、楚三国之界。秦属九江郡。汉初置豫章郡。唐为江南西道。宋为江南东路及西路。元置江西行中书省。明置江西布政使司。清为江西省,民国仍之。新中国后沿称江西省。 江西庄氏大部分来自福建、广东,皆系福建庄氏始祖庄森的后裔。现分布吉安、吉水、会昌、泰和、永丰、万安、遂川、赣县、兴国、信丰、于都,以及赣州市水东镇等地。
一、吉安庄氏
吉安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处于赣江流域,县城在赣江、溶江汇合之处,是江西省南北冲要之地。商业繁华,是赣江中游水陆交通及物资集散中心。
吉安县在隋、唐、宋时属吉州辖地。明、清时为吉安府管辖。民国时改旧芦陵县置吉安县。新中国后沿称之,现属吉安市辖。 居住在吉安县的庄氏,有一支来自广东揭西上砂,系上砂始祖庄诏的裔孙。他们大部分是在1943年因逃荒迁居吉安;有的是在新中国前后为谋生迁徙而来。与他们一同迁入江西的族群,主要居住在吉水、泰和县,在吉安县居住的人数不多。
另一支来自福建南靖,系南靖庄氏始祖庄三郎的裔孙。庄佳璋、庄佳瑞乃庄三郎第12代孙,约于清康熙年间从南靖奎洋迁往江西吉安、万安开基,居万安的子孙又迁往会昌县西坑另创基业。庄佳璋次子庄仕达,娶林氏、罗氏。生五子:在贞、在宾、在贵、在贡、在快;其裔孙再分创吉安、遂川县等地。
二、吉水庄氏
吉水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处于赣江流域,在吉安县东。
吉水县在汉代属庐陵县地。隋代大业末年分庐陵县水东等十一乡,置吉水县。元代升为吉州。明复称吉水县,属吉安府辖;清仍之。新中国后沿称吉水县,现属吉安市辖。
居住在吉水的庄氏,来自福建和广东,皆系福建庄氏始祖庄森的后裔。
第一支来自福建龙溪县,系青阳庄氏始祖庄夏(庄森第9代孙)的裔孙。
庄时呈、庄时挺、庄时保乃庄夏第14代孙。兄弟三人由龙溪县雁塔迁入吉水县折桂乡三十四都濂溪长莲坑开基创业,被濂溪长莲坑庄氏奉为开基祖之一。其上传世系为:夏—梦说—弥高—瑜—胤宗(雁塔开基祖)—介夫—志隆—伯海—其敬—崇泰—国伯—采—陞—时呈、时挺、时保
庄夏的后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迁居濂溪的族群还有一批。经过历代的艰辛拼搏,现基业已成,人丁兴旺,濂溪成为江西庄氏人口较多的聚居地之一。
第二支来自福建南靖,系青阳始祖庄祐孙(庄森第12代孙)的裔孙。
庄三郎乃庄祐孙的曾孙,从广东潮安迁往大埔神前,后再迁南靖奎洋,为南靖庄氏再基始祖。庄三郎第19代孙庄欢聘、庄敬忠兄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迁入吉水县文昌乡四十五都仙歌岭另创基业。 第三支来自广东揭西县上砂镇,系上砂始祖庄诏(庄森第18代孙)的裔孙。
民国三十一年(1942),上砂因天灾失收,粮荒立见。当时日本侵略者侵占南洋,外汇断绝。乡中有识之士,查得江西人少田多,粮食便宜,建议各支系酌量资助,组团迁往江西,并请县府给照。民国三十二年(1943)初春,数百户男女老少,共约三千人,排列数里,同日起行。凡送行及告别者,皆洒同情之泪,邻姓亦然。此乃空前未见。这支队伍,夜宿晓行,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吉水、泰和等地插居。解放初,有一部分人回上砂参加土改,分田地。上砂地处山区,人多田少,土地贫瘠,加上政府下达的公粮、公购粮任务很重,所收粮食除上交政府外,所剩无多,温饱难于解决。所以,又有一部分人回迁吉水等地。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现在大都安居乐业,人财两旺。分布吉水各地,成为江西庄氏人口较多的一支。他们之中有些人在从政、从军、从商、从文、从艺方面颇有建树。同时,他们经历几代人以耕种为业,劳作辛苦。现在他们重视教育,培养后代,涌现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庄伟仁(庄诏第23代孙)夫妇含辛茹苦培养二男(庄少勇、庄少标)、二女(庄冬娇、庄春娇)为大学毕业生。
三、泰和庄氏
泰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处于赣江流域,在吉安县南。 隋代设置泰和县,以其地曾产嘉禾,为和气所生而名。唐代改泰和为太和,宋代仍之。元代升为州。明代复为县,改太和为泰和,清代沿置属吉安府辖。新中国后沿称泰和县,现属吉安市辖。
泰和庄氏来自福建、广东,主要有二支。
第一支系福建南靖庄氏始祖庄三郎(庄祐孙的曾孙)后裔。庄三郎在南靖奎洋开基之后,繁衍很快,裔孙不断外迁。庄三郎第12代孙庄协常、庄协和、庄协声、庄协养、庄协欢、庄协松、庄协柏、庄协杨等族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由南靖奎洋组团迁往江西赣州赣县(今兴国县)开基创族,初居今兴国社富乡。康熙四十二年(1703)庄协养从社富乡迁居茶园乡寨下另创族门。庄协养第6代孙庄德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从茶园乡迁往泰和县上圮乡?龙村开基创业;庄德云(庄德之弟)长子庄昌祥从茶园乡迁往泰和县水槎乡缝岭村,另创族门。现根基牢固,人财两旺。
第二支系广东揭西上砂始祖庄诏的后裔。庄诏第22代孙庄石杰,23代孙庄元界、庄元从,24代孙庄刘后、庄振削、庄振叙、庄振省、庄振金、庄振水,以及庄钦柱等族人,解放前后从上砂迁居泰和县,现分居泰和县城、小龙镇等地。这一支人口不多,但经过三四代人的共同努力,已经成家立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四、万安庄氏
万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处于赣江上游。东面是兴国,西面是遂川,南部是于都、赣县,北部是泰和。这一带区域都有庄氏家族居住,万安县是吉安市、赣州市庄氏聚居的中心点。
万安县在唐代属万安镇,宋代升置万安县。明、清沿称万安县,属吉安府辖。
现属吉安市管辖。 万安庄氏来自福建,系南靖庄氏始祖庄三郎的后裔。庄国英乃庄三郎第6代孙,随族兄庄本隆迁居泉州同安县。庄国英长孙庄伯玉,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随族叔庄玄桂从福建同安县迁往万安县良口定居。
庄伯玉长子庄瑞峰中武举人,授官万安营中军总司。庄伯玉随子迁至万安县城郊定居。庄伯玉之弟庄伯先,则抚养兄之次子庄荣禄从同安县迁往江西会昌县文武镇,另创基业。庄瑞峰之孙庄应策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选择在万安县武术乡文塔村开基创族,建“玉山堂”。
庄隹璋乃庄三郎第12代孙,约于清康熙年间从南靖奎洋迁入江西,先后在吉水县、万安县棉津、泰和县冠朝等地暂住,经过长期复杂的选择过程,最后在万安县武术乡龙尾村开基,堂号“明广堂”。
庄伯玉(庄森第22代孙)、庄佳璋(庄森第26代孙)在万安县开基之后,其后代裔孙在这片土地上,艰辛创业,耕读兼顾,人才辈出。在清代有太学生,有步入仕宦者。当代有从政、从军、从商、从教者,成绩突出,事业有成。且有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庄氏后继有人,值得欣慰。
在建设万安水电站时,居住在淹没区内的庄氏,顾全大局,舍去多年创下的家业,自觉自愿迁往本县的芙蓉、枧头、百加、五丰、窑头、罗圹等七个乡镇几十个村,大都是一村安排一户。他们像油麻种籽撒在哪里,就在哪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万安庄氏为便于宗亲寻根问祖,认祖归宗,在旧谱的基础上,近年间,庄近之、庄周棉、庄周福、庄贤泮、庄贤民、庄才候、庄才伟等宗贤通力合作,重新编修《万安庄氏族谱》;记述详尽,承前启后,连贯成卷,功于后代。
五、遂川庄氏
遂川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在万安县西。
遂川县在五代南唐时属龙泉县地。明、清皆属吉安府辖。民国时改龙泉县为遂川县,因县城濒遂江北岸而得名遂川。
遂川庄氏来自福建,系南靖庄氏始祖庄三郎的后裔。
庄伯玉乃庄三郎第8代孙,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随族叔庄玄桂从福建同安县迁往万安县良口定居。庄伯玉长子庄瑞峰中武举人,授官万安营中军总司。因此,庄伯玉随子全家迁至万安县城郊居住。
庄伯玉次子庄荣禄,由庄伯玉之弟庄伯先抚养,后从同安县迁往江西会昌文武镇另创基业。
庄伯玉第三子庄望铭有二子:庄奇富、庄奇贵,后从万安县迁入四川开基创业。
庄伯玉第10代孙庄纯祚,年仅12岁时就随父庄学瑚、母亲姚氏外出闯世界。在万安县城开第一家爆竹店,牌号为“庄生盛”;后在万安枧头富坑口创基。
庄伯玉第12代孙庄肃因工作调动,在江西九江市瑞昌定居。 现居遂川县庄氏,有一支系就是庄伯玉的裔孙,先后从万安等地迁入遂川县开创基业。
庄佳璋、庄佳瑞乃庄三郎第12代孙,约于清康熙年间从南靖奎洋迁入江西,先后在吉安、吉水、泰和等地暂住,后择地在万安县武术乡龙尾村创基。
庄佳璋生四子:仕明、仕达、仕朗、仕照。 庄仕达生五子:在贞、在宾、在贵、在贡、在快。庄在快的后代子孙,有的迁居吉安县,有的则迁入遂川县另创基业。
六、永丰庄氏
永丰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在吉水县东北。
永丰县在三国时属吴国阳城县地。唐代乾元初以有永丰山,置永丰县,后并入上饶县。宋代升上饶县永丰镇为永丰县,属信州辖。
明、清皆属广信府辖(一说属吉安府)。现属吉安市管辖。 永丰庄氏来自福建,系青阳庄氏始祖庄祐孙(庄森第12代孙)的后裔。
第一支来自福建永春县。庄一道(心我)乃庄祐孙第15代孙(南靖始祖庄三郎第12代孙)。他四个儿子庄廷兴、庄廷旺、庄廷昌、庄廷尚,于明末清初从永春县桃源里善政乡迁入永丰县明德乡四十八都谋生创业。
第二支来自福建南靖县。庄祖基、庄祖乡乃庄祐孙第15代孙(庄三郎第12代孙),于清顺治元年(1644)从南靖迁入江西吉水县四十六都(今泷头)创基。
第三支来自福建漳州。庄联祥、庄赞祥乃庄祐孙第6代孙,从漳州迁入永丰(今大溪陂)开基。
据庄严先生于2000年12月作《永丰龙冈江头庄氏族谱•前言》载,永丰县龙冈镇江头村庄氏,系南靖始祖庄三郎次子庄必华的后裔。庄必华第11代孙庄一道有四子:庄廷兴、庄廷旺、庄廷昌、庄廷尚。四兄弟于明朝末年(1644)前后,从福建永春县桃源里善政乡,迁来谋生而发展起来的,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同期前来的有庄必文(庄必华之兄)的裔孙,定居于吉水县泷头村;还有庄公哲(庄永吉于清嘉庆二十三年作《江头庄氏源流序》则称庄公望)的裔孙,定居于永丰县潭头乡大溪陂。那时三地的先祖曾经联合进行过三修、四修族谱,当时人口达八百多。泷头村有必文、必华二公祠,大溪陂有守哲公祠,江头村有必华公祠。三地宗亲敦宗睦族,人财两旺。后来有一些人,在封建社会恶习下受到熏染,导致赌博成风,思想落后,从而慢慢堕落下去。到清光绪末年、民国初期国难民危的岁月,遭遇一次败业绝嗣的危机:泷头村、大溪陂、江头村三地的先祖,为国当兵的有去无归,在家的生活不能自给,有病无钱医病,年轻的无钱婚配。就这样在短短的五十年间,泷头村、大溪陂的两房子孙,在解放初的1950年前就已经失传了;江头村庄氏也险些面临危机,人口锐减,原有四百多男性只剩下不到二十人,这不能不说是一段惨痛历史。作者写到这里为之震惊,一个兴旺发达的家族,在不长的时间内如此衰败,皆因赌博引起。赌博与吸毒皆为万恶之源,庄氏后人应引以为戒,决不沾染。
所幸的是江头村庄氏后人,能够嫉恶如仇,痛改前非。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奉公守法,辛勤劳作,自食其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他们精神振奋,敢于拼搏,成家立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江头村现有19户70多个男丁,庄氏后继有人。他们之中有的从事农业、商业、林业,有的是公务员,干一行爱一行,安分守己,积极向上。尤其是注重教育,培养人才。仅以庄严(传旺)先生为例,他有三子:长子庄家昌毕业于江西银行学校,在永丰县建设银行人秘科任职;次子庄家俊毕业于沙溪高中,在永丰县林业局任职;三子庄家包毕业于江西工业大学化工系。这些足以证明,江头庄氏将着眼现在,开拓未来,重振家风。
七、赣州庄氏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处于赣江上游。赣江又名章江,上游为章、贡水。章即古豫章水,贡即古湖汉水,至赣县城北,合而北流,故名赣江。赣州是赣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赣州在隋、唐时期为虔州。宋代改为赣州。元代为赣州路。明代为赣州府,清代仍之,民国废。现为赣州市,江西省直辖。
在赣县章、贡二水合流处有东西两桥,明正德六年(1511)在此设置赣关,清代仍之。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以前,海禁未开,外国通商港惟广州黄埔一埠。外国商品之输入,内地商品之输出,多经此关,税收丰裕,其繁盛景况胜之今日。
赣州庄氏来自福建,系泉州庄氏始祖庄夏的后裔。庄夏生于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于淳熙八年(1181)登甲榜进士第八名,时年27岁。在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为官,人称“三朝元老”,官至兵部侍郎。卒后受宁宗皇帝追赠为少师,时称“庄少师”。
庄夏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出任江西兴国知县,时年38岁。庄夏在兴国任官数载,政绩斐然,清正廉洁,深受赞誉。 庄夏传至三世裔孙(名讳不详)迁居赣县长兴乡庄屋场,后又迁居梅林。而后历经八代,传至庄夏第13代孙庄思贤于明宣德年间(1426)由梅林迁居今赣州市水东镇,庄思贤被水东庄氏奉为开基始祖。
庄思贤生六子,取名:春、胜、兴、稳、华、玉。其后代裔孙分布水东镇十字街、大码头等地。庄思贤第13代孙庄宗恒,约于清咸丰年间(1851 — 1861)因学木匠手艺,跟随师傅迁往赣县大湖江乡梅田洞另创基业。 水东庄氏秉承少师家风,耕读并举,代出人才,现有大中专毕业生一批。他们之中在政界、军界、警界、教育界、科技界、金融界颇有建树,业绩卓著。
八、赣县庄氏
赣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处于赣江上游,在万安县南,章、贡二水在此合流北上至鄱阳湖。
赣县始置于汉代,故城在今县西南。晋代及南北朝,县城几次搬迁。唐代以来迁至今县城。明、清时均为赣州府所在地。民国时废府存县。现属赣州市管辖。
(一)南塘庄氏再基始祖庄协松,乃福建南靖庄氏始祖庄三郎第12代孙,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随同族中兄弟组团从南靖奎洋迁居赣县社富乡(今属兴国县)。
庄协松后迁赣县大都口,再迁南塘高发塘,另创基业。其上传世系为:三郎—必华—石进—良苟—敬霖—本敏—秉常—伯秀—望高—应钦—必广—协松。 庄协松传一子志聪,庄志聪传一子可贵。庄可贵传三子:尚忠、尚吉、尚货;其后裔孙在南塘等地开枝发叶。
(二)吉埠企石坝庄氏再基始祖庄协柏、庄协杨,乃庄协松同胞兄弟。从南靖奎洋一起迁入今兴国县社富,长兄庄协松迁居南塘,他们兄弟俩则迁居吉埠企石坝开创基业。
庄协柏,娶游氏。生六子:志益、志练、志文、志顺、志显、志轩。其后代子孙分布吉埠等地。庄志顺之孙庄尚光,偕妻钟氏带二子庄盛远、庄盛连远迁四川。
(三)大湖江庄氏再基始祖庄宗恒,乃福建青阳庄氏始祖庄夏的裔孙、赣州水东庄氏始祖庄思贤第13代孙。庄宗恒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因学木匠手艺,随从师傅从水东镇十字街迁往赣县大湖江乡梅田洞另创族门。
庄宗恒,娶曾氏。生二子:仪彬、仪椿。其后代子孙在大湖江繁衍生息,传裔六代,有的是大学毕业生,有的从事教育工作,事业有成。 、
九、兴国庄氏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处于平江流域,在赣县东北。兴国县是我国红军时期老革命根据地之一。
宋代太平兴国七年(982)分庐陵、太和和赣县三县地析置,以年号为名兴国县。明、清皆属赣州府。现属赣州市管辖。
兴国庄氏皆系福建南靖庄氏始祖庄三郎的后裔。于清康熙年间从福建南靖、同安分别迁入江西。兴国庄氏主要居住在社富、茶园、均村等地。
(一)社富庄氏再基始祖庄协常、庄协和、庄协声,乃庄三郎第12代孙。于清熙四十年(1701)从南靖奎洋迁入今兴国县社富开基创业。如今子孙繁盛,分布江西各地,有的外迁至四川、山东、台湾等地。
(二)均村庄氏再基始祖庄协欢,乃庄三郎第12代孙。庄协欢与族中兄弟从南靖奎洋组团迁入兴国社富乡,后迁兴国均村小章大龙村另创族门。
(三)潋江镇背街庄氏再基始祖庄协柏,乃庄三郎第12代孙。庄协柏与族中兄弟从南靖奎洋迁入兴国,初居社富乡坐石村,后迁背街(今潋江镇)创基。
(四)茶园庄氏再基始祖庄协养,乃庄三郎第12代孙。初居兴国社富乡,后迁茶园乡寨下另创族门。裔孙兴旺,人才辈出。
(五)茶园教富村再基始祖庄以节,乃庄三郎第13代孙。庄三郎第8代孙庄伯先,其兄次子庄荣禄过继给他为嗣子。庄伯先率子庄荣禄从福建同安县迁入江西会昌县文武镇定居。庄荣禄玄孙庄以节,约于清雍正、乾隆年间由文武镇彭径村迁居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开基创业。庄以节生九子:学贤、学海、学渊、学漳、学清、学洪、学湖、学淋、学汤。其后代裔孙人财两旺,分布兴国、泰和等地。
十、于都庄氏
于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处于贡水流域,在兴国南,赣县东北。
于(雩)都始建于汉代。梁、陈间废,隋代又复置,故城在今县城东北。唐初徙置,故城在今县城东南,不久又迁至今县城所在地。明、清皆属赣州府。现属赣州市管辖。
(一)庄罗德,号庸克,乃广东上砂庄氏始祖庄诏的玄孙。庄罗德以文学相称,荣登明代进士,官任雩都县少尹,勤政爱民,政绩斐然,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任满回乡,后迁居海丰县竹苞乡,被竹苞庄氏奉为始祖。其后代裔孙分布海丰等地,裔孙近万,代出人才。
(二)庄有锟,庄有盷,乃广东上砂庄氏始祖庄诏第11代孙,他们祖居广东兴宁。兄弟二人约于明嘉靖年间(1522 —1566)从兴宁迁入江西于都县古田村开创基业。其上传世系为:诏—文达—刘进—黄受—旺—孔光—应麟—谨斋—寒松—奇融—有锟、有盷。 自庄有锟、庄有盷在于都开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后代裔孙艰苦营家,耕读为重,事业有成,代有人才。
居住在铁山垅镇丰田村庄运清、庄运生、庄运利、庄云峰四兄弟,皆系庄诏的后裔,惟上传世系不详。
(三)庄协柏于清康熙四十年从南靖奎洋迁入江西兴国,初居社富乡坐石村,后迁居今潋江镇背街创业。庄协柏娶游氏,生六子:志益、志练、志文、志顺、志显、志轩。其后代子孙分布兴国、赣县各地,有的远迁四川,其中有一支系迁来于都县开创基业。
十一、会昌庄氏
会昌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在瑞金县西南,县境有绵水、湘水之会合,名曰会江,亦即贡水。
会昌原属雩都县地,宋代太平兴国年间析雩都县九州镇置,当时凿井时得瓴甋十二,上有篆文“唐•会昌”年号,因而命名会昌县。元代元贞初年(1295)升为会昌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称会昌县,清仍沿之。明、清时皆属赣州府辖。今属赣州市管辖。
居住在会昌的庄氏,乃福建南靖庄氏始祖庄三郎的后裔。
庄伯先,字瑞庭,乃庄三郎第8代孙。约于清康熙年间携嗣子庄荣禄从福建同安县迁入会昌县文武镇开创基业。 其上传世系为:三郎—必华—石进—良纪—宏盛—国英—廷宗—伯先。
自庄伯先率子庄荣禄在会昌文武镇开基之后,裔孙众多,分布会昌、兴国筹地。
十二、信丰庄氏
信丰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在赣县南,处于贡水支流桃江西岸。 信丰县在汉代属南野县地。晋代为南康县。唐代永淳元年(682)分南康更置南安,天宝元年(742)以福建泉州有南安县重名,遂以人信物丰取名为信丰。明、清时皆属赣州府。现属赣州市辖。
据《上砂庄氏族谱》记述,信丰庄氏其中一支属上砂始祖庄诏的裔孙。
庄来炳,潮阳县峡山镇人,随母姓庄。约于解放前后从潮阳县峡山迁往江西信丰县加定镇创业。
庄来炳娶巫氏,生三女三男。夫妇俩历尽艰辛,克勤克俭,将儿女抚育成人。现三个儿子已成就家业。长子庄春南,1962年生,任信丰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教导员;次子庄春来,1965年生,任信丰县小江镇副镇长;三子庄春贤,1967年生,任中共信丰县委党史办副主任。庄来炳祖孙三代,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