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庄严宗亲网
网站首页 | 庄氏源流 | 庄严动态 | 庄严寻根 | 庄严文化 | 功德荣誉 | 名人风景 | 严氏源流 | 寻根访祖 | 庄严企业 | 联谊机构 |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人风景 >> 内容

庄氏名人—-先贤篇

时间:2015/4/1 7:30:09 点击:

    庄氏是我国古老的姓氏,其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庄氏在历史上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将相公侯,文人学士,奕世蝉联,星光灿烂。在国者则彪炳汗青,在家者则照耀族门。文则治国,武则安邦。现将庄氏先贤、王侯、宰相、状元榜眼、仕宦、将帅、学子、女杰、当代俊杰、海外精英等分述如下。旨在彰显英杰,温故知新,赞誉贤达,启迪后人。

先贤篇

庄子的故事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顺河乡青莲寺)人。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终年84岁。庄子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称“文哲大师”。

    庄子与孟子差不多是同时代人,而较孟子稍晚。孟子见齐宣王、梁惠王时,已到了晚年,但庄子这时还没有开展学术活动。

    庄子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庭,少年读过私塾。他天性聪敏,能言善辩,深受老师的赞赏。和他一起读书的学友惠施、曹商、宋玉,都相继进入仕途,为官为相,而他却出游楚、越,采撷民风,增长知识。后又私访魏、鲁、齐、赵等国,得到魏惠王、齐宣王、鲁相、赵太子弁的欣赏,欲留他任内廷顾问、士大夫或相位。由于庄子淡泊名利,只愿过自由清贫的生活,他感谢他们一片好意,却拒绝了为官为相。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他去见魏王的时候,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连草鞋上的带子也是断了又接起来的。为了生活,曾在蒙泽钓鱼,向监河侯(管理河道的小官)借过小米。宋国太宰推荐他任蒙泽漆园小吏,名曰“漆园吏”。他认为既可照顾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又能为民做些实事,受之无愧,欣然携妻带子去赴任。不知是什么原因,不久又辞去漆园吏之职。此后,他的门徒为他上山采葛麻和芦草,夫人织履,他挑着草鞋在街上出卖。楚威王闻庄周贤,派使者带着重金厚礼,聘请他任楚国宰相,被他拒绝了。宋国君王偃,听说自己国家的大学问家庄周,依靠编卖草鞋为生,感到很不光彩,这无疑是给自己脸上抹黑。因此,便派宫廷官员装了一车粮食,一路招摇过市,去慰问庄周,以示君王礼贤下士。可庄周对送粮的官员说:“我无功不受禄,请你们带粮返回吧!”庄周就是这样,不慕功名,不贪求利禄。

    庄子生于乱世之际,活在艰难之中。他一直住在穷街陋巷,清贫如洗,终身不仕,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追求一种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他鄙视荣华富贵、名利权势,终身不与统治阶级合作,坚决不和邪恶势力同流合污。这在士人往来熙攘求官逐利的战国时代是不多见的。

    庄子隐居南华山,晚年时在他的妻子,及其门徒的敦促下开始写书。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唐代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录》中说:“《庄子》有晋司马彪注本52篇,其他崔瀵注本、向秀注本、郭象注本、李颐注本等,因去取不同,篇目多少也不同。”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郭象补成向秀所注的一种,计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的自作,其他篇章是庄周的学生和后学写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庄子》是郭象编辑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在1917年说过:“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注的,最好的《庄子》注是郭象作的”。我们今天研究庄子思想,最好能够突破内、外篇的藩篱,把这部书看作一个整体,去挖掘其中的宝藏。《庄子》一书,驰骋想象,跌宕起伏,汪洋恣肆,妙趣横生。庄周落笔惊风雨,一字一玑珠,乃是惊天动地文;片言明百意,字句似金石,鸿篇尽堪传。这部书体现了庄周的思想体系,内容非常广泛。它涉及到政治、历史、哲学、美学、艺术、语言、天文、生物、养生等各个方面。其文学成就,不仅在先秦诸子中,即使在后世的古典文学中亦罕有伦比,被人誉为“不可一日不看”的“天下第一奇书”。庄周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庄子》一书,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宝库中的一颗瑰宝,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因此,庄周本人被称为“文哲大师”,而《庄子》一书也被誉为“百家之冠”。一代伟人毛泽东,1964年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的谈话中曾引用《庄子》所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他接着说:“这是个真理。不信,就试试看。如果有竭,就没有科学了。世界是无限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时间方面,宏观、微观,是无限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所以科学家有工作可做,一百万年以后也有工作可做。”江泽民同志1997年访问美国,在哈佛大学演讲时同样引用庄子这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他并说:这句名言“很形象地使我们建立起极限的概念。这表明中国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限的,也说明我们的先人对自然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都是对庄子的高度评价。

    一、 庄子的宇宙观。作为一个思想家、哲学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宇宙有没有一个超现实的精神力量作为最高主宰?天地、日月为什么这样安排?是谁推着它们不停地运转?对此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庄子则做了符合唯物主义原则的回答。他在《庄子,天道》篇中说:“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按照它们自己本来的情形进行的,自然界本身就有它的规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自然界自身的原因,不必到自然界以外去找。他在《齐物论》曰:“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是以刮风为例子,说明自然现象并不受谁的主使。庄子不承认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所谓超自然的神的力量。所以,他进一步认为自然界本身就是支配自然界的唯一力量。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最早深入地探索了宇宙万物的本体,认识到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相比较而存在的,因而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的因素。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庄子就具有这种思想,确实是很了不起。

    二、庄子的名利观。

庄子认为,人若有贪图名利的欲望,就达不到宁静的心境和自由的境界,更谈不上逍遥了。所以,他终身鄙视权贵,谈泊名利。这在几千年的历史人物中是首屈一指的。这里介绍几则小故事,就可见一斑了。

    故事之一:宋国有一个官商叫曹宝,他花了很多金银给他的儿子曹商买了官做。曹商后来成为宋国的重臣。有一次,宋王派曹商出使秦国,临行赐给他几辆车。他到秦国以后,颇得秦王的欢心,秦王破例赏给他马车百辆。曹商回到宋国,得意忘形地炫耀自己的才能和财富。他曾在蒙泽学堂与庄周同学,一天他带着马车百辆浩浩荡荡去会见庄周。他对庄周说:“庄兄,在破陋的巷子里,穷得编草鞋,饿得脖子细长,面黄肌瘦,这我可比不上你;至于见了大国的国君,就得到上百辆的车子,这可是我的长处了”。庄子听了以后说:“我听说秦王得了痔疮,找人给他治,谁能把痔疮弄破,就得到一辆车子,谁能舐他的痔疮,就能得到五辆车子;治病的手段越下流,得到的车子就越多。你是不是给秦王治过痔疮?怎么搞到这么多的车子呢?”曹商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庄子把曹商推出门外说:“你快走吧,免得你的臭嘴污染了我这里的空气!”可见,庄子对那些趾高气扬的高官嗤之以鼻,对追逐利禄的行为表示厌恶和鄙视。

    故事之二:过去赵文王喜欢剑术,精于剑术的人蜂拥而至门下为客的有三千余人,日夜不停地在赵文王面前击剑,一年死伤百余人,依然得不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势日益衰落,各国诸侯图谋攻取赵国。太子悝十分忧虑,广泛征求左右的人说:“谁能够说服父王停止比试剑术,我赏赐他一千金。”左右说:“庄子能负此重任。”

    于是,太子派人带着千金去进奉庄子。庄子不接受,和使者一道前去会见太子,说:“太子有什么赐教,赐我千金?”太子便说出原意。庄子接着说:“太子,你要让我进见你的父王,说服他除掉喜欢剑术的恶习。假若我违背了你父王的意志,自身就会刑戮而死,我哪里还用得着这些金子呢?如果我能够说服他,又合乎太子的意愿。也算我为赵国办了一件好事,我想得到的还会没有吗?”庄子不要任何赏赐,还是冒险去劝说赵文王,终于使赵文王改掉恶习,剑士们四散而去。太子感激地说:“先生真不愧为明达圣贤之士。”执意要拜庄子为师,留他在赵国,却被庄子拒绝了。

    故事之三:有一次,庄子到魏国访问时,面见魏惠王(后称梁惠王),同惠王谈论养生之道与治国之理。庄子受到魏惠王的尊重,聘请他当“内廷顾问”,享受花天酒地之乐。庄子说:“大王,我的去处是在大自然中,这里不适合我。请你保重身体,庄周告辞了。”

    故事之四:齐国大夫淳于髡是庄子的好友,一次他邀请庄子到齐国一游。待庄子在齐国漫游之后,已经在返回宋国家乡的路上,齐宣王才得知庄子到齐国一事,急忙命人携亲笔书函快马加鞭去追赶庄子。庄子看完齐宣王的信,对弟子蔺且说:“宣王确实爱才,他要我留在稷下学宫,以士大夫的规格对待我。可是,他不知道我庄周,是一只不愿装在笼子里供人欣赏的小鸟啊!”回头对齐宣王派来的使者说:“多谢大王的一片好意。我此次来齐国,只是应朋友所邀的个人活动。所以,既不见大王,更不能留下当大夫。”

    故事之五:据《史记》载,楚威王闻庄周贤,许以为相。战国时代,宋国境内有一条河,叫濮水。在一个金风送爽的秋日,濮水岸边柳树下,庄子衣衫褴楼,正在怡然自得地垂钓。

    这时,有两匹快马突然从南边飞奔而来。骑马的是两位戴着高帽,穿着宽大官服的官员。他们到庄子身边下了马,手里提着很多金银和礼物,恭敬地对庄子说:“老先生,实在对不起,打扰您了。我们是楚王派来的钦差。我们大王听说您的才学很高,特地派我们来向您致意。请先生到楚国去,大王想把国家的政事委托给先生。这要劳累您了!”

    庄子手持钓鱼竿,头也不回,漫不经心地说:“千金,真是一笔大钱啊!宰相,又是多么高贵的职位啊!可是,你们有没有看见那祭祀时用的牛呢?喂养它好几年,到了祭祀的时候,把它杀掉,盖上绣有花纹的单子,抬到太庙去当祭品。这个时候,那头肥牛想变成一头小猪崽免受幸割也不可能了”。庄子又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兔,已经死了三千了。楚王非常恭敬虔诚地把龟的尸骨放在竹盒里,用丝巾盖着它,珍藏于庙堂之上。请问: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留下遗骨让人供奉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里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当然愿意活着在泥水中自由自在爬啊!”庄子看看二位大臣,笑笑说:“既然这样,请二位回去吧!我宁愿一辈子不做官,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做任人宰割的牛羊。我宁愿在泥水中无拘无束地生活,也不愿意受国事的牵累而失去自由。”这表明,庄子在任何时候都把功名利禄抛在九霄云外。故事之六: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无名、无利、无己。他一生反对人们追求功名利禄,也反对人为造作、沽名钓誉。这两方面庄子都是身体力行的。庄周的著作《庄子》一书,魏国的公子中山王魏牟很是信仰。于是,就亲自到庄子家中求道,说:“先生,你的文章虽然在诸侯各国流传甚广,但毕竟很多人尚不知晓。我回到中山国去,组织大批人力物力,大量抄写,到各国广为宣传,你意下如何?”庄子说:“不必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魏牟说:“那不一样,当今天下人所读之书,大多为孔墨之道,他们师讲弟受,代代相传;而你既不收弟子,又不聚众讲学。因此,为了宣传你的道法,我愿为你的著作传播效犬马之劳。”但是,庄子认为流传不流传顺其自然吧,还是不同意人为造作。这充分表明,庄子不仅在物质上不贪求利禄,而且在精神上也不为功名所惑。在二千多前庄子就具有,这样高尚的品德和思想,确属难能可贵。

    二、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经常用相对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人间世事,对待死亡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如此。庄子说:“劳我以生,息我以死”,“生不足喜,死不足忧”,阿“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把生死置于身外,从而解除痛苦,进行精神安慰。

    庄周的母亲去世时,全家人悲痛欲绝,特别是庄周更是心痛如绞。在埋葬毋亲的头一天晚上,他让全家人止住哭声,说:“母亲一生操劳,养育了我们,她也应该好好休息长眠了,我们也不要惊忧她老人家了。让我们静静地陪她老人家睡最后一个夜晚吧!”

    《庄子•至乐》篇中有个“庄子鼓盆而歌”的寓言故事。其大意是,庄周的妻子死了,第二天庄周的同窗好友惠施前来吊丧,看见庄周蓬头赤脚坐在灵棚前,一面敲着瓦盆,一面唱着歌。惠施沉思良久,非常生气地说:“庄兄,你跟嫂子过了一辈子,情投意合,白头到老。嫂子为你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熬尽心血,现在衰老而死。你不悲不哭也就罢了,何必敲着盆又唱歌.,这岂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周回答:“惠弟,不是这样。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极度悲伤和痛苦!可是冷静下来想一想,觉得她本来并没有生命。不但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就连一点气息也没有。人生最初本来就是处在若有若无之中,慢慢地变化形成气息;由气息再变化为形体;形体再变化才产生生命。现在又由生变化到死。这样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是非常自然的,用不着大惊小怪。你看她现在安息于天地之间,那样恬静慈祥,而我却在旁边嚎啕大哭,那样做就是不懂得生命的自然往复、运行的道理。所以,我才停止了哭泣。”从此,惠施更进一步了解庄周,心想:庄周的见解非同凡响,自己终生不及。

    《庄子•列御寇》篇中有一段故事,是说庄周本人到了年老病重时,怎么正确对待生死的逍遥的人生观,表明庄周不相信死后有鬼神,并且反对厚葬。其大意是:庄周病重时,他的儿子和弟子蔺且为他做棺材,准备在他死后,以隆重的葬礼追怀他坎坎坷坷的一生和无私的奉献。可庄周在临终时却嘱咐儿子和弟子,说:“你们不了解我的心思。我死以后,以天地为棺榔,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玑。天下万物都是我的葬品,我的葬品这么多,还不够齐备吗?还要添加什么呢?”庄周的儿子和弟子们说:“我们恐怕大鸢啄食您的尸体。”庄周回答:“在地上被大鸢啄,在地下被蝼蚁吃。舍此求彼,有什么必要呢?”庄周在战国时期就能超脱鬼神,正确对待生死。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也是优秀中华文化中的一个亮点。

    庄周出身于没落贵族阶层,一生贫困潦倒。但他具有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光明磊落,豁达开朗,处世坦然,逍遥一生,活到84岁才寿终正寝,被后人赞誉为“逍遥之祖”。战国时期人均寿命30岁左右,庄周活了84岁,在当时来说,是十分高寿了。《人民日报》海外版有一篇文章题为《庄子为何能高寿》。该文曰:“庄子告诫后人:当一个人犹豫彷徨,举棋不定时,是最苦脑的。这时,就应在深思熟虑之后,早作正确决断,避免精神上的重伤。”又说:“从庄子这些言论中可以看出,人要想长寿,必须情志安定,无惊无忧,逍遥自在。保持精神系统的正常运行,自然不易生病。这样,才能维护人体健康。” 最后说:“庄子为何独得高寿?‘为人达观,善于养生’就是回答。”

    纵观庄周一生之言行,已经具备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称他为“文哲大师”,庄周是当之无愧的。然而,过去许多所谓权威的专家、学者,把庄周说成是“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说庄周是“消极对抗统治阶级”,“是悲观厌世之人”,并把庄周的弟子和后人的言论附于庄周名下加于论证,误导了广大读者。今天,我们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清主流与支流,不可本末倒置,混淆黑白;更不能迷信权威,人云也云,根本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因此,对过去典籍中对庄周本人以及《庄子》一书不正确的评价,应予推倒,加以重新认识。庄周对自然、人生、社会观察思考得那样细致透彻,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了如指掌,对社会弊端一针见血。这乃是庄周愤世嫉俗的态度,是出于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残暴统治者的憎恨。所以,庄周是古代一个贫穷的知识分子;是渴望自由、志节高坚的知识分子;是敢于对抗统治阶级、热爱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同时又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才华超群的知识分子。总而言之,庄周不是一个消极悲观之辈,而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生命的乐天派。他是一位长者智者,是坐在高山极顶为后人指点迷津的世外高人。然而,庄周所处的时代,封建制在各诸侯国普遍确立,奴隶制已彻底瓦解,那是历史上一个大混乱大发展的时代,一个动荡不安而积极有为的时代。庄周生活在那个时代,他的思想当然会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有进步的,也会有落后的,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东西。今天,我们研究庄子的思想,应该取其精华,弃之槽粕,使这颗明珠更加璀璨。

    庄子始终坚持独立自由的人格和清白处世的行为准则,为后人所推崇,所追思。千百年来,庄子故里也成了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瞻仰和即兴赋诗的地方。南朝陈国尚书令江总,济阳考城人(故里在今民权县江集村)人,作为庄子的同乡,曾写诗咏庄周:“玉洁蒙县,蓝熏漆园。丹素可久,雅道斯存。梦中化蝶,水外翔鲲。出俗灵府,师心妙门。垂竿自若,重聘忘言。悠哉天地,共是笼樊。”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到宋州访友,顺道访庄子故里,作诗云:“逍遥漆园吏,冥没不知年。世事浮云外,闲居大道边。古来同一马,今我亦忘筌。”据世代传说,在今民权县顺河乡青莲寺村北街有一宅院,是庄子的出生地和生活处,称为庄子胡同。在胡同北头东侧为庄子故居处,紧靠故居南端是庄子讲学堂。这些建筑物,不知因黄河水患,还是焚于兵燹,如今荡然无存。据当地老人传说,在清风明月、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庄子胡同会像“蓬莱仙阁”一样,在人们眼前重现,一闪即逝。在庄子胡同的东南隅,今尚存一古井,相传为庄子生活、炼丹汲水处,故称庄子井。这口井原深数丈,井的下半部坚如文石,光泽似黑玉,泉清而味甘;井的上半部为当地群众用青砖彻成。庄子的同乡、清代贡生张良珂曾为此井写诗抒情:“一抹林园带夕阳,名贤故里井泉香。居民莫作沧桑感,此井于今尚姓庄。”

    今民权县城东北约25公里的老颜集乡唐庄村东有庄周墓,位于青莲寺南5公里处。这座墓是黄土堆积起来的,为圆形土冢墓。原高2米,周长10米;经过修复,现高9米,周长88米。据传,庄周墓地不大,也无宏伟建筑,这与庄周生前安排有关。墓碑高1.8米,宽0. 67米,石碑正面阴刻着“庄周之墓”四个苍劲有力的楷体,旁刻“清乾隆五十四年重立”;石碑背面,镌刻着上至州县官员,下至黎民百姓达326名立碑人的姓名。清代张良珂(今民权县顺河乡张庄村人)在瞻仰庄周墓之后,感慨万千,赋诗一首:“读罢南华锦绣文,焚香肃拜庄周坟。贤愚自古皆归土,谁似先生百世闻。”2000年9月25日,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专家论证认可,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庄周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综上所述,庄子确实是中国古代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的思想对古今中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100位历史文化名人中,庄子被列为第77位;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中,庄子被列为第23位。庄子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作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中国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评价庄子的著作是:“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庄子是绝顶聪明的人,他的门徒们大约也是些绝顶聪明的人,他们的文章实在是异常超妙。你说他们很随便吧,但他们的文理很密察,实在是有点‘其理不竭,其来不蜕’的形势。‘其来不蜕’者是说独来独往,无所脱胎,不是从别人的东西蜕化而出的。”奥地利现代作家卡夫卡,他的作品就深受庄子哲学的影响。阿根廷文学大师博尔赫斯也非常喜欢庄子。

    1995年10月,法国著名作家几尼亚•赫•奈尔夫妇,不远万里到民权县考察庄子故里,挥笔写下“我们很欣赏庄子”的题词。2002年2月,尼泊尔著名学者萨波尔塔姆,什雷斯塔,在庄子陵园参观时,留下了“庄子思想在21世纪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的预言。 1995年5月,中央电视台《中华文明之光》120集大型系列片摄制组,根据北京大学哲学教授扬鼓应、陈少峰等编写的《庄子》一集,以中央电视台扬伟光台长为监制,前来民权庄子故里拍摄专题片。从1995年8月5日起,通过中央台一、二套卫星节目先后播放。随后,河南、辽宁电视台以及德国国家电视一台先后来民权录制“庄于故里”专题片。1996年9月9日新华通讯社播发电讯:“河南商丘是中国中原古文化的发祥地,庄子的故里。”《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地报纸相继转发。同年10月,泰国六大华文报纸分别载文:“庄子故里在中国河南民权县。”11月,泰国庄氏宗亲总会组织赴华谒祖团一行41人莅临民权,在庄周陵拜谒先祖,并考察访问了庄子故里。此后,国内及海外的庄氏宗亲前来寻根谒祖接连不断。2006年4月23日,为纪念文哲大师庄子诞辰2375周年,民权县人民政府隆重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庄子文化节,诚挚邀请海内外庄严宗亲前来参加祭祖大典。上午10时30分,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韩国、美国等国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国内共13个庄严宗亲代表团,不远万里,辗转来到庄周陵园门前。该村庄周学堂的数百名学生手持鲜花,56位身穿黄袍的青年男子高举黄龙伞列队两旁,以最古老和隆重的方式迎接300多位庄子后裔前来拜谒先祖。当身佩黄色绶带的庄子后裔缓缓踏进庄周陵园时,笙歌回荡,礼炮震天,盛况空前,上千名各界人士沉浸在对这位古代先哲的缅怀之中。当地百姓围观,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此之前,日本、法国、德国、尼泊尔、奥地利、阿根廷等国家的国际友人以及国内各界人士前来庄周墓参观者更是络绎不绝。这就充分表明,庄子的价值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庄子属于全人类,庄子影响着世界。真可谓:庄周遗风,德昭千古;庄周风范,万代景仰;庄子文化,雄冠中外。

[资料来源]

    ①《史记》:汉•司马迁(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

    ②《庄子》:(四库全书精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③《藏书》:明,李贽(中华书局,1959年)。

    ④《百代英杰》:(北京出版社,1984年)。

    ⑤《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张大可、王慧敏主编(华文出版社,2004年)。

    ⑥《中国传统文化精义》:钟明善、朱正威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⑦《中国文化读本》:宋柏年、施宝义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⑧《跟毛泽东学史》:薜泽石主编(红旗出版社,2000年)。

    ⑨《庄子文化节特刊》:(中共民权县委宣传部,2006年)。

 庄光(严光)的故事

    庄光,宇子陵,一名遵。因避汉明帝刘庄之讳改为严光、严子陵,一直沿用至今。东汉初,会稽姚(今浙江余姚)人。庄光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朋友,自幼与刘秀一同游玩、求学,感情很好。少壮时为刘秀起兵舂陵出力。公元23年,随同刘秀于昆阳地区(今河南叶县北)与王莽新军进行战略决战。刘秀等人仅以一万多人的兵力,内外夹击,捣敌要害,一举歼灭王莽四十二万军队。刘秀等人在昆阳取胜后,迅速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兵分两路,乘胜追击,攻占洛阳,直捣长安,终于彻底推翻了王莽政权。昆阳之战是起义军推毁王莽统治的正义战争,也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汉书》、《后汉书》及《资治通鉴》都有详细的记述。刘秀在这场决战中,发挥了他智勇双全的军事指挥才能,一跃而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他自己二年后登基称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庄光协助刘秀兄弟起兵舂陵,破王莽军于昆阳,功勋卓著。

    公元25年6月,刘秀在邴城(今河北柏乡)登基称帝,国号汉,年号“建武”。翌年迁都洛阳,称光武帝,史称东汉。刘秀称帝后握赤符,乘龙车凤辇,很多人都要依附他、巴结他。惟有庄光改姓易名,隐居起来不愿见世。光武即位以后,经常思念少时与庄光的感情以及庄光的贤能,他吩咐会稽太守想办法去找庄光。可是庄光早已更名改姓隐居起来,谁也不知道上哪儿去找。

    光武帝就把庄光的相貌详详细细地说一遍,命画工画一个像。画工也真有本领,他按照光武帝的话,画了个大概。光武拿来一看,还真有几分像。他又说了一遍,叫画工重新修改,画的简直真是庄光。有了这一张,再画几张就方便了。光武帝即刻派人把这些画像分送到各都县,下令官吏和老百姓寻找庄光。后来齐国上书说:“有一个男子,披着皮裘袄,老在河岸上钓鱼,相貌有几分儿像,可不知是不是庄光。”光武帝怀疑这位垂钓者就是庄光,马上准备了舒服的车子和红黑色的礼服,派使者到齐国去接他。

    使者来到齐国见到庄光,奉上礼物,请他上车。庄光说:“你们看错人啦。我是打鱼的,不是做官的。礼物拿回去,让我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吧。”光武帝三次派人去接,头二次庄光不肯来,经过三请庄光才随同使者来到京师洛阳。光武把他安排住在北军馆舍之中,备了高级的床褥,宫中仆人朝夕为他送饭端菜,服侍一应周到。那时候,大臣侯霸代替伏湛做了大司徒。大司徒侯霸与庄光是朋友,他听说庄光到了,就写了一封问候的信,派他的助手侯子道送去。侯子道到了庄光那儿,就瞧见庄光靠在床上坐着。他恭恭敬敬地把信交给他,并转达大司徒的话,对庄光说:“当今圣上刘公(即刘秀)听说先生来了,一直想亲自前来造访,但由于所典司的事务太紧张,所以不能亲来。因天色太晚了,不能多说。”庄光不肯下床,便在床上抱膝正坐看完了侯霸的书信,问来使道:“我多年没见到君房(侯霸字君房)了。君房素来傻里傻气的,现在做了三公,稍微好些了吗?”来使侯子道答:“他已做到鼎足之位,当然不会傻里傻气的了!”庄光问道:“他叫你来有什么话?”侯子道耐着性子说:“大司徒听说先生到了,本来要亲自来的,因为公务繁忙,脱不了身。今晚他一定亲自来拜访。”庄光说:“你说他不傻,他说的不是傻话吗?天子三次征召我才来。我连天子都不愿意相见,难道还稀罕他的臣下来见我吗?”

    侯子道不便与庄光多说话,就请求有个回信。庄光推说不方便,于是口授书札道:“君房先生:你地位到了鼎足三公,很好。如果怀仁辅义帮助君王多做些好事,则天下百姓欢悦;要是只知道阿谀奉承,那就要不得,天下百姓会遭殃。”说到这儿,他就停住了。侯子道嫌信短了,请他再说点。庄光大笑起来,说:“你到我这里来是买菜吗?还想要搭配增加什么吗?”

    侯子道回去向侯霸一说,侯霸有点不高兴,就把庄光的话和回信原封不动地上奏给光武皇帝。光武笑着说:“他还是那个狂放的老样子,不必介意。”说着,光武帝当晚便车驾幸临馆舍,亲自去看庄光。庄光仍然卧而不起,脸朝里躺在床上,不理光武帝。这时庄光不愿做官的决心已经下定,就躺在床上故意不起来。按朝律见驾不起属于重罪或死罪,按现在的话来说也是非常不礼貌。当时庄光并不是不懂得这些礼节,而是想用此计激怒光武。没想到光武并没有计较尊卑,也没有发怒,反而靠近床边,用手抚摸庄光的肚皮说:“唉,真是奇怪呀子陵,你不帮助我治理国家,是什么道理呀?”庄光又睡着不理他。过了许久,庄光才睁开眼睛看着光武帝说:“人各有志,又何必勉强于我。”复又闭上眼睛。光武非常动情地对他说:“子陵啊,我竞不能说服你再来帮我的忙吗?”光武帝非常失望,只好起驾回宫。

    后来光武帝再三请庄光搬到宫里去,对他说:“朋友总还是朋友吧。”庄光这才答应到宫里去走一趟。光武与他叙旧论道,叙谈了多日。有一天谈论了整日,那天晚上光武跟他同床而卧。庄光故意打着呼噜,把大腿压在光武帝身上。光武就让他压着。第二天一大早,朝廷太史来向光武帝奏曰“客星犯御坐”,感到非常着急。光武笑着说:“朕与老朋友子陵共卧啊!”光武问庄光:“朕比从前怎么样?”庄光回答:“好像有一点长进。”光武听后乐得大笑起来,当即就要拜授庄光为谏议大夫。庄光怎么也不肯屈就,他对光武帝说:“你让我走吧,咱们还是朋友;你逼着我,反倒伤了和气。”光武无奈,只好让他回到富春山。庄子陵已经露了面,就不必再更名隐姓了。他回到富春山(也叫严陵山,在浙江省桐庐县西、杭县南)种地、钓鱼,过着隐士的生活。建武十七年(公元41),光武帝又下特诏,庄子陵仍然不肯来就职。

    不管光武帝多么爱护贤能,多么需要庄子陵在朝廷协助他治理朝政,并且许与高官厚祿,但庄子陵还是坚辞不受。回到富春山隐居,以耕种钓鱼为乐,他清高的名声也更大了。光武帝与子陵同床共卧,生怕惊醒子陵睡觉,不去挪动子陵压在自己身上的大腿,听之任之,被朝野传为佳话。封建社会帝王有如此风范,如此爱护贤能,是非常难得的。正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所云:“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所以光武帝的谦恭下士一直受到后人的好评。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于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崩,终年六十四岁。卒后庙号称“汉世祖”,尊号光武皇帝。

    刘秀第四子刘阳,立为太子时改名刘庄,于公元57年继位,翌年改元“永平”,史称汉明帝。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令天下庄姓改为严姓。

    庄光是贤达之士,率先改庄为严,从此称严光、严子陵。他仍然在富春江以耕耘钓鱼为乐,安度天年。严光享寿八十岁,葬于富春山。后人称富春山为“严山”、“严陵山”;富春山旁边的富春江(钱塘江上游上段)严子陵当年钓鱼的地方称“严陵濑”;他垂钓蹲坐的石头称为“严子陵钓台”。这块石头上面比较平,可以坐十多人。来往船只多在此停泊,也是游客喜欢游览的地方。后世有不少骚人墨客,游览严陵山,观赏严陵庙,咏诗作赋。有一位自称渔父的人,曾题诗云:“卓哉严子陵,惜哉汉光武。子陵有钓台,光武无寸土。”又有粤人温训(一说曹宗)上京赴考,路过严陵濑,也题诗曰:“君为功名隐,我为功名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子陵一生清风,后人推崇备至。

    北宋范仲淹,字希文(公元989 -1052),史称范文正公。他是北宋一代名相,在严州(今浙江省桐庐县)做地方官时,在富春山上建造了一座“严子陵祠堂”。祠堂落成后,范仲淹亲自为祠堂写了一篇记文,题为《严先生祠堂记》。该文仅有219个字,简述光武帝刘秀与严光之事,认为二人显示了高风亮节,光武帝贤君爱才,严光则不爱权力和俗名,对他们很是敬慕。文中末尾有一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乏德,山高水长。”记文写好后,范仲淹便请南丰县的李秦伯给提意见。李秦伯看过后,非常称赞,说:“这篇文章一问世,肯定会轰动一时的。你也会因此而名传于世。可是如果让我大胆地为你改换一个字的话,那就会更好了。

    范仲淹一听,非常高兴地问:“不知先生要改哪个字?请快指教。”李秦伯答道:“说云山江水那些话,意义表达的太深,用词也太大。而用‘德’字来接,又有些生硬。我想把‘德,字改为‘风’字,你看怎么样,是不是更好呢?” 范仲淹立刻拜谢道:“先生实在是高见啊!改得好!把这句改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真是更贴切更顺畅了。

    范仲淹这篇记文一问世,确实轰动一时,而且流传至今九百余年。这是歌颂子陵高风足与山水并存千古,也使这篇碑文久负盛名,曾收入各种文学课本里作为“精选文章”,语文老师也常常要求学生读过这个故事后写出感想。难怪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21岁时就发出这样的感叹:“光武出而办天下之事,光即力讲气节,正风俗而传教于后世。且光于传制之代,不屈于帝王,高尚不可及哉!”

[资料来源]

    ①《后汉书》:宋,范晔撰(中华书局,1965年)。

    ②《藏书》:明•李贽著(中华书局,1959年)。

    ③《前后汉故事新编》:林汉达编写(中华书局,1978年)。

    ④《白话类编二十五史》:杨华、周雷、贺世伟著(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⑤《中国历代帝王大观》:陈华新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⑥《跟毛泽东学史》:薜泽石主编(红旗出版社,2000年)。

    ⑦《历代名臣奇谋妙计全书》:陈维礼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⑧《讲古教子》:(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

附录一: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先生,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①,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況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有大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以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大意]

    严光先生,光武帝的老朋友,年少时志趣相投,感情至深。刘秀登基称帝后,握赤符,乘坐龙车凤辇,贵有天下,臣民亿万,至高无上,不可复加,多少人都要依靠他、巴结他。惟有严光先生是气节之士,归隐江湖,自以圣人之清高,像泥涂车冕一样,不愿显示本身的高贵。他高尚的品德世上之人是难于比拟的。所以,光武帝对严光是礼贤下士的。在《周易》中的“蛊”卦之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严光先生就做到了不侍奉君王,超然物外,孤芳自赏,使自己的德行至高无上。这种高洁的志向,是人们学习的准则,严光先生当之无愧。《周易》中的“屯”卦之初九:“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刘秀初登帝位,初创时期困难是特别大,只要守正行为,仍然可建功立业,而他又能以皇帝之尊,谦恭下士对待严光,这个举动足于大得民心。在这方面历史上的帝王当中,光武帝是最突出的一位明君。所以说,严光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帝之大度,可以包容天地。同时,只有严光先生的高风亮节,才能成就光武帝之伟大;惟有光武帝之风范,才能使严光先生有如此高洁的清名。这些足于垂教后人也。

    本人(范仲淹}来严州当地方长官,为缅怀严光先生之高风,亲自在富春山选址建造“严子陵祠堂”而奠祭之。同时,指定严子陵的后裔四家,给些田地,免其赋税,作为祠堂祭祀之费用,让后代永远奉祀之。因而作一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注]①古文有一义:“臣”指男奴隶,“妾”指女奴隶。臣妾亿兆,泛指其天下臣民有亿万之众。

作者:庄敬忠 来源:《中华庄氏源流》
发表评论
  • 大名:
  • 内容:
评论列表
论坛最新帖子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世界庄严宗亲网(www.zhuangyan.ne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yiciso@qq.com 站长QQ:929967548 电话:0595-23591555 闽ICP备14005163号-2